中国经济报道(中经总网·中经在线)/世界品牌研究院WBRI/中国数字电视台-中数台/灿烂中国全媒体矩阵 联合报道:2025年7月8日下午,中经总网・中经在线、世界品牌研究院WBRI受邀参加中侨国际人才智库组织近50家企业代表走进HICOOL产业园二期开展参观考察。活动尾声,众人受邀前往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,与院长陈康林围绕野生药用真菌非药物疗法展开深度交流,开启了一场产业融合探索与医学创新的跨界对话。
踏入陈康林院长的办公场所,浓郁的中药材香气扑面而来。桌上、箱中整齐码放的厚厚研究资料,承载着陈康林四十余年深耕野生药用真菌领域的心血,从原始森林采集标本到实验室分析验证,从临床案例积累到理论体系构建,这些资料见证了他对非药物疗法的执着探索。
对来访的企业代表,陈康林展现出极大热忱。他深知不同领域的企业对野生药用真菌疗法可能存在的探索欲,特意为每位到访者送上凝聚自己四十年研究成果的非药物疗法资料。这份诚意之举迅速拉近了双方距离,代表们纷纷翻阅资料,围绕野生药用真菌的特性、疗法原理、应用案例及发展前景展开热烈讨论。从肿瘤辅助治疗到慢性病管理,从亚健康调理到生态产业开发,交流话题覆盖多个维度,陈康林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,毫无保留地分享研究心得。
此次交流的核心,是陈康林团队于2025年6月发布的《野生药用真菌自然医学体系非药物疗法》手册。这部凝聚四十年心血的成果,一经发布便在医学界引发强烈反响,其创新性在于融合中西医理论,提出 “对症 + 辩证” 的非药物疗法体系,为破解耐药性、毒副作用等现代医学难题提供了新思路。
追溯药用真菌的历史脉络,陈康林在手册中梳理出其贯穿人类文明的关键作用:4.2 亿年前的奥氏密环菌见证生态变迁,1928 年青霉素的发现开启抗生素时代,多孔木霉衍生的环孢霉素 A 推动器官移植技术飞跃。而中国传统文化中,彭祖、孙思邈借助药用真菌延寿的记载,更赋予这一疗法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针对现代医学瓶颈,陈康林指出:西医侧重对症治疗却忽视整体调节,中医强调整体却缺乏精准靶向,而野生药用真菌的天然多靶点特性,恰好能充当连接二者的桥梁。研究显示,野生真菌含多糖、三萜等150余种活性成分,其中灵芝酸抑瘤率达 72.94%,且野生品种的活性成分含量远高于人工栽培品。更重要的是,经毒理试验验证,其 “药食同源” 属性确保可长期服用,为安全治疗提供保障。
陈康林的研究成果已超越医学范畴,展现出经济、社会与生态的多重价值。在经济层面,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的野生药用真菌产业效益显著,仅西藏冬虫夏草年产值就达12亿美元,为山区居民提供了脱贫增收渠道,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。在社会层面,该疗法2024年入选国家卫健委 “优秀创新健康技术推广名单”,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认证,为 “健康中国” 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国际舞台上,陈康林的研究同样获得认可,“美国休斯顿市陈康林周” 的荣誉,让中国野生药用真菌疗法走向世界。截至目前,他已拥有 36 项专利、出版十余本专著,建立起包含 300 余种珍稀菌种的资源库,其研发的抑瘤配方疗效接近紫杉醇却无耐药性,获美国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高度评价。
年过六旬的陈康林,如今更看重技术的传承与推广。他表示,大健康企业、中医院、中医诊所、养生机构、慢性病康养机构等均可参与合作,十大技术项目在各地推广均有广阔空间。“希望更多人掌握这门硬核技术,让野生药用真菌的价值惠及更多群体。” 这份初心,为有志于大健康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。
此次跨界交流,让企业代表们深刻认识到野生药用真菌疗法在大健康产业中的潜力。不少企业当场表达合作意向,期待共同推动该疗法的推广应用。正如陈康林所言:“回归自然,利用天然资源实现健康管理,是应对现代健康挑战的重要路径。” 这场交流不仅搭建了产业与医学的合作桥梁,更为传统医学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编辑 :王娟 / 责编 :王丽 / 审核 :张虎